鼎捷案例|装备制造行业利润由降转增,数字化转型实践路径思考
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截止至9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0.6%,今年以来首次由降转增,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前8个月回升0.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1.5%,较年初提高约6.4个百分点。
在“双循环+双碳”新发展格局下,装备制造产业面临大变革,行业企业提供的产品需要具有更短的交货期、更高的质量、更强大的功能,同时伴随全球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浪潮,对工程机械及高端装备产品的个性化、智能化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装备制造企业的转型带来了巨大挑战。
装备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

产品的小批量、单件化生产,如何高效满足客户技术、交货需求,合理调配产能? 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大量零部件,如何优化生产流程、发现生产环节问题,提高生产管理能力? 新产品、定制化产品的开发设计对生产成品影响大,如何在产研设计阶段准确预测生产成本、新产品(项目)收益率?
装备制造企业转型需求
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生产,产品工艺经常变更,生产计划变动频繁;
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生产方式以订单为主,市场预测为辅;
生产过程主要为机加工、再把各个部件装配起来,装配是关键,加工设备众多;
半成品、外购件较多,频繁出入库,要求BOM及库存的精确度较高。
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客户要求的交货时间越来越短; 生产计划受市场影响大,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导致计划管理任务重,计划准确性不高,市场难预测。
机械制造业生产模式主要是离散为主、流程为辅、装配为重点。产品生产形式表现为多品种、小批量,存在插单情况,对生产过程的协同要求很高; 边研发、边生产,存在项目制造生产模式,产品的生产变更频繁,直接影响了生产成本的管控,特别是项目制核算成本的生产模式,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项目的成本和企业的盈利; 产品生产流程长、质量管控点多,难及时发现问题和缺陷,所以对生产过程和质量的控制能力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机械装备行业产品结构清晰明确,但产品配置复杂,BOM层次多,导致生产订单的下达和现场工序的管理复杂;
生产现场物料和物流的管理、线边仓的管控是重点,半成品、外购件较多,对库存精确度要求较高;
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频繁出入库,物料的上料、下料、防呆防错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
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路径
1、走“专精特新”之路,打造“隐形冠军”
2、打造数字化“软实力”
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在于,利用数字化能力来实现信息的高效、决策的高效来快速应对变化。装备制造业的数字化建设需从三方面做起,首先需从做好企业的计划源头开始,二是加强生产管理的精细化管控,三是在现场管理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落地。
只有贯穿企业的生产计划、生产管理、现场管控等全方位的数字化建设,才能更高效的实现企业的“专业化”设计、“精细化”管理、“特色化”的产品以及业务“新模式”的创新。